经典案例

环沪新城赛收官:车轮碾过处,解锁申城新坐标

9 月 7 日午后,南汇新城滴水湖畔的欢呼声中,2025 环上海・新城自行车赛落下帷幕。这场升级为国际自联(UCI)2.2 级别的赛事,用三天 284.6 公里的赛道,将嘉定、松江、青浦、奉贤、南汇五大新城串联成线,不仅让 114 名中外车手体验了速度与激情,更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认识上海城市发展的全新 “导航系统”。

赛道上的新城拼图

嘉定赛段的起点设在上海国际赛车场,这条承载 F1 中国大奖赛荣耀的赛道,与 95.3 公里外的远香湖形成奇妙对话。当车手们掠过嘉定区图书馆的江南庭院式建筑,穿过保利大剧院的光影幕墙,赛道已悄然完成从 “速度地标” 到 “文化客厅” 的切换。远香湖 “海” 字形湖面与赛车场 “上” 字形赛道的遥相呼应,恰如嘉定新城 “硬核制造” 与 “人文气质” 的双轮驱动 —— 这里既有联影医疗等企业构建的千亿级医疗装备产业链,也有江南书局・疁城之瞳里数字人阅读管家提供的智慧服务。

松江 - 青浦赛段的 94.8 公里,是一场穿越时空的骑行。从广富林遗址的水下博物馆出发,车手们途经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的玻璃幕墙,再闯入青西郊野公园的芦苇荡。青瓦白墙的水乡村落与元荡慢行桥的现代设计在此碰撞,而赛道旁 15 处亲水平台上,白鹭与观赛市民共享滨水空间。这条路线不仅串联起青浦环城水系 43 公里滨水绿道,更暗藏着新城的产业密码:青浦的北斗及低空经济产业正加速集聚,松江的新能源设施研发已进入成果转化期。

奉贤 - 南汇赛段的 94.5 公里,则铺展着上海的滨水未来。从 “上海之鱼” 的人工湖景到滴水湖的壮阔湖面,车手们途经的不仅是风景,更是奉贤 “美丽健康” 产业集群与南汇大飞机产业链的展示窗口。赛事终点处的临港嘉年华上,30 万元惠民消费券点燃了市民热情,而赛道沿线的冰雪乐园与海滨湿地,更诠释着 “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” 三生融合的新城理念。

赛事里的城市温度

这场国际赛事的背后,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细致考验。为保障赛事顺利,公安部门对五大新城 20 余条道路实施精准交通管制,在运动员临近时才临时封闭,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。青浦赛区的市容管理人员更是提前一周开展 “全覆盖、无死角” 巡查,从路面保洁到河道清理,用 “绣花功夫” 保障赛道环境。

赛事组委会将体育竞技与文化体验巧妙融合。澳大利亚车手在安亭老街体验药斑布非遗制作时,指尖沾染的靛蓝色印记,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鲜活注脚。而业余赛事与职业赛事的同步举行,让普通骑行爱好者也能在 F1 赛道上体验飞驰快感,这种 “专业 + 大众” 的办赛思路,让赛事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体育盛宴。

环保理念贯穿赛事全程。从赛道旁的干湿分离垃圾桶到赛后垃圾的 “分类 — 回收 — 再生” 闭环,赛事组委会用实际行动践行 “无废赛事” 理念。青西郊野公园的志愿者们手持环保袋沿途捡拾垃圾,与湖湾湿地的白鹭构成和谐画面,这种 “体育 + 生态” 的模式,正是新城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
导航未来的城市逻辑

升级为 UCI 亚巡赛的环上海自行车赛,已成为展示新城建设成果的国际窗口。马来西亚登嘉楼洲际队夺得亚洲团体第一的成绩背后,是外国车手对 “上海新城” 这一概念的重新认知。正如国际裁判汤姆林森所言:“上海用赛事证明,城市可以既有标志性景观,又有专业赛事保障能力。”

赛事路线恰似一条隐形的 “城市发展轴线”,串联起新城的今天与明天。嘉定新城 “一脉七星” 规划中,横沥河科创文化水脉正串联起七大功能组团;青浦新城的 “北斗及低空经济” 蓝图明确,到 2027 年将形成 170 亿元产业规模;南汇新城的大飞机产业链已吸引太平再保险等功能性机构落户。这些规划与赛道上的风光交相辉映,勾勒出上海未来发展的清晰坐标。

milan米兰,米兰官网,米兰官网登录入口,米兰官方网站,milan.com

当最后一名车手冲过终点,滴水湖的落日为赛事画上句号,但它留下的 “导航” 仍在延续。元荡湖畔的骑行券还在等待市民领取,松江大学城的科创源里灯火通明,嘉定的医疗机器人正踏上新的研发征程。这场赛事告诉我们:车轮碾过的不仅是道路,更是城市生长的轨迹;而那些赛道旁的风景、文化与产业,正是解码上海未来的密码。

环沪新城赛收官:车轮碾过处,解锁申城新坐标

发表评论